种子种苗快讯
 

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

   日期:2021-05-08     浏览:643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年来在番茄种植区,尤其是设施栽培的番茄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,发病大棚平均病株率在15%左右,严重的达30%-50%,造成较大经济损失,应区分症状,合理加以防治。
 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年来在番茄种植区,尤其是设施栽培的番茄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,发病大棚平均病株率在15%左右,严重的达30%-50%,造成较大经济损失,应区分症状,合理加以防治。

 

 

症状识别

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主要危害茎和分枝,叶片果实也会受害,症状表现多在番茄的青果期发生。发病初期植株上中部叶片失水萎蔫,部分复叶的少数小叶片边缘褪绿下部病茎变硬。茎表面发生黑色或褐色坏死斑。


与此同时,茎部长出不定根,而后在不定根附近出现至黑褐色斑块,病斑长度在5-10厘米不等,表皮质硬。纵刻病茎,可见番茄植株髓部发病病变,病变部分超过茎外表变褐的长度,呈褐色至黑褐色;茎外表褐变处的髓部坏死,干缩中空,并逐渐向上向下延伸,当下部茎被感染时,常造成全株枯死


湿度大时,从病茎伤口、叶柄脱落处,不定根会溢出黄褐色菌脓,可与番茄的溃疡病相区别。番茄溃疡病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一旦发病病株率高,常造成植株成片萎蔫坏死,严重时100%发病。果实发病受害,多由病菌扩展至果柄,一直可延伸到果内,致使幼果皱缩、滞育、畸形、种子带菌。番茄溃疡病危害的果面出现白色圆形斑点,斑点中间有一黑褐色小点,似“鸡眼”的形状,是番茄溃疡病的典型特征。




 

发病规律

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,是由细菌皱纹假单胞菌侵染所致,可在棚栽或露地栽培番茄上发生,棚栽发病早于露地,病程发展缓慢,从表现萎蔫至全株枯死约20天左右,病菌主要从整枝伤口侵入发病,并通过雨水、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,在夜温低及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,连作、排水不良、氮肥过量的田块发病重。


大棚栽培番茄中一般大量施用化肥,特别是氮素化肥用量大,在低温条件下,如果在阴雨天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条件下,会造成大量伤口,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,造成该病在棚室内的大发生。

 

防治措施

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,是近些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病害,发病后根治比较困难。因此,生产上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。

农业防治:

1.实行轮作,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-3年,有条件了可采用基质栽培,从根本上解决连作的障碍问题。

 

2.合理栽培。采用高厢起垄覆盖栽培有利于防病;避免阴雨天浇水,浇水后及时通风,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灌溉,避免棚室内湿度过大,有利于控制病害,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。不要在阴雨天整枝打杈,整枝打杈后在伤口上及时涂药消毒,防止病菌侵入。


当田间出现病株后,应及时拔除,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,病穴可用石灰彻底消毒灭菌,此时不能浇水,防止病菌随水流传播,注意控制棚室内的温度,保持棚室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0℃,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条件。

 

药剂防治:选用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-4000倍液,或可杀得77%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50%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14%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喷雾,每隔10天一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还可以每亩用20%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-2.8公斤加25%甲霜.霜霉威可湿性粉剂500-700克随水冲施。小范围发病时,用内吸性好的四霉素、中生菌素等注射发病茎部,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 
Powered by DESTOON